本报讯(记者高雅丽)4月24日,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新一代一体化空间天气业务系统——“风云太空”,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方面再上新台阶。
该平台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研发,集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应用与综合显示于一体。其整体技术架构采用“云+端”模式,即数据汇集、处理及分析部署在“云”上,业务化的展示与交互服务则部署于客户端。该平台内部集成了监测数据采集、预报分析、数值预报、影响评估等功能,聚集66种基础监测产品、234种预报产品、156种服务产品、600余种信息产品。
“风云太空”系统在业务运行中成效显著,可系统开展针对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五区)的实况、短临、短期、中期、长期(五时)空间天气预报,并具备在航空、航天、通信、导航、能源、电力等领域示范应用能力。
在今年4月特大地磁暴爆发等空间天气事件过程中,“风云太空”系统多次实现“零时差”响应,面向用户自动形成并分发服务产品,有效发挥预报预警和服务效能。
据悉,在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对接、在轨等过程中,“风云太空”系统将为其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重要支撑,为神舟二十号飞船稳定运行、航天员太空安全作业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