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2025年起势腾飞看天开园里的创业故事

内容摘要  蛇年新春来临,天津天开云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邦忙碌着,新的一年,公司洽谈的近30个项目,陆续向前推进。即使持续到年底,刘安邦也未停歇,这种忙碌的感觉让他十分高兴,预示着2025年一整年,公司的业务都将蒸蒸日上。  而在最初入驻天开园的时候,刘安邦与他的创业团队已在北京率先完成创业,而且非常成功

  蛇年新春来临,天津天开云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邦忙碌着,新的一年,公司洽谈的近30个项目,陆续向前推进。即使持续到年底,刘安邦也未停歇,这种忙碌的感觉让他十分高兴,预示着2025年一整年,公司的业务都将蒸蒸日上。

  而在最初入驻天开园的时候,刘安邦与他的创业团队已在北京率先完成创业,而且非常成功。北京融科资讯中心(即联想总部项目)的成功让他们信心满满,在熟知的领域再次创业,而且还毗邻母校天津大学,这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让他们欣喜不已。

  最初成立的云栋绿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天开广场5号楼的项目,他们是经过天津大学层层筛选出来的项目,不止他们自己,就连天开集团的领导们,对刘安邦所在的创业团队也都抱有极大地期待。

  但落地天开园,初创公司的发展却不尽人意。“项目内容这么好,为什么还没有开展业务?”5个月后,领导问了刘安邦这样一句话,而这也正是他们团队困惑的地方。

  “我们创业团队的4个人都来自天津大学,毕业后围绕本专业进行创业,核心创始人目前还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最初我们在北京成立的创业公司,项目运营十分成功,有机会回到天津创业,我们都很高兴,而且天开园距离母校非常近,但项目就是迟迟没有进展,显得有点水土不服。”刘安邦苦笑着回忆当时的境况。

  那段艰难的时间里,他们并没有放弃,一直在参加天开园的各种沙龙、与客户洽谈、汇报演讲等,在不懈努力下,转机悄然到来

  自2023年5月18日成立天开园,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融资、人力资源、财税法、知识产权等“一揽子”帮扶政策,初创企业能够在这里发展。而这些,也正是刘安邦与团队十分看重的一点,能够帮助企业迅速步入发展正轨,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天开园的创业政策非常好,而且政策兑现也非常及时。这里还有很多我们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有我们需要补链的客户,丰富的创业生态资源让我们能够发展下去。”刘安邦说。

  刘安邦所从事的创业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做楼宇大厦的能源管理,这符合“大城智管”的要求,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添砖加瓦。刘安邦与创业团队打造的AI智慧运维系统,犹如看不见的设备管理虚拟专家,让身处楼宇大厦的上班族,有了更加舒适的感受。

  AI智慧运维系统的数据管理复杂,像温度、湿度、PM2.5、TVOC等多项指标,都纳入了AI 管理中。而这些细致的调节,不再需要后勤人力来保障,取而代之的,是这套AI智慧化系统。

  “这套AI智慧运维系统,通过人的经验总结和科学化的修正、纠偏,形成基础算法,达到媲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水平,之后利用大数据对基础算法进行训练,在云端进行实时计算及指令下发,最终达到智慧、舒适、低碳的设备运行。”刘安邦说,“以北京融科资讯中心项目的管理为例,运用AI智慧运维系统以后,使得运维人员成本压缩了80%,能耗成本降低了15%,而且舒适度提高了,确实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对于刘安邦的创业团队来说,如果说北京的创业是从0到1的起步,那回到天津,回到天开园的创业,就是从1到N的过程。

  从政策支持到软环境塑造,天开园犹如创业的蓄水池,各种创业思想、项目在这里产生并落地。而刘安邦与他的初创团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在天开园立住了脚

  天开园的创业氛围,犹如曾经的北京中关村,拥有自由的创业环境,创业思潮迸发,项目有效落地,政策执行到位,资金兑现及时有了天开园的第一次助力,助力刘安邦的创业项目,第一步走稳了。

  一次巧合机遇,2023年底,刘安邦参加天开集团组织的天开园企业座谈会,会上与天津丞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咏交流洽谈,企业的应用场景拓展也就从这时开始,全面起势。

  天津丞明集团从2009年成立会计师事务所起步,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业务范围包括资产评估公司、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物联科技公司、投资公司等,成为多元化专业联合体企业。

  最初,丞明以第三方综合服务机构身份入驻天开园,自入驻以来,为21家企业提供累计70余份的合同修订及审核,包括:劳动用工合同、商品采购合同、投资协议、知识产权合同等;为19家企业理清原有股东角色分工,重构股权结构;为12家企业提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技术服务合同等资质申报辅导;为4家企业就组织结构搭建、融资规划、OTC挂牌及上市路径规划等提供量身定制的咨询方案;协助1家企业跑通商业模式,编制商业计划书参加创业大赛并进入决赛。

  “2024年上半年,我们与云栋科技团队开始了接洽沟通,并最终在天开集团的支持下,于2024年11月份,我们三方合资成立了天津天开云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咏介绍说。

  说起缘何投资云栋公司,他告诉记者:“我们看好刘安邦所在的创业团队,在我们的调研评估中,他们的技术是非常有市场潜力的,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场景落地,而为创业团队搭建匹配的应用场景是我们擅长的领域,这也是我们投资的初衷。”

  调研后,高咏为刘安邦开出治理“水土不服”的“良方”,创业项目落地天津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

  高咏的企业做过调研,天津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多,业务应用场景广阔,若这些场景应用这套AI智能运维系统,10%能率能耗节约费用将至少达到2.5个亿。“这是一笔很大的降本费用,也是未来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有效举措。”高咏说。

  项目发展有了很大起色,刘安邦的创业团队研发力量,也从最初来天津的三五个人,增加到如今22个人。新年新期待,刘安邦期待着,2025年继续拓展应用场景,希望AI智慧运维系统广泛应用于地铁站、机场等“三站一场”,也希望在医院学校等场景中发挥技术优势。

  “从最初没有回音,到如今汇报完项目,客户会主动了解我们公司,从最初观望到主动回访,这是很明显的发展转变。”刘安邦笑着说。

  刘安邦团队的创业故事,在天开园续写着,他们的经历仿佛阐述着,创业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适宜的创业氛围中,寻找到良机,企业将会有质的突破和发展腾飞。

  而新的一年,高咏也在用一双慧眼,持续挖掘着天开园那些有潜力的企业(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