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晚清后期一些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提出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的背景是当时列强一个个虎视眈眈,欲图鲸吞清朝。
这个口号虽然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口号,是事情几千年前的战国就有人这样做了,这个人就是战国中期的赵武灵王赵雍。
当然,较真的朋友可以说笔者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因为赵武灵王推行的是胡服骑射,要说也是师胡长技以制胡!怎么能说是夷呢?
其实,大可不必咬文嚼字,因为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没有夷,都是洋人!
言归正传,战国时代,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大家都知道,被分解的这个晋国是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自从晋文公称霸之后和楚国两三百年都是长期霸权,晋楚之间如同做跷跷板,你上我下,一直分庭抗礼,所有即使被三家瓜分之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家之一的魏国获得好处最大,又最先变法。几乎代替了晋国的霸权地位,差点代周天子。后来,魏国国力经过几十年混战之后衰弱。
魏国衰弱之时,其他国家也开始变法图强,三晋之一的赵国也不甘示弱,赵肃侯在位时候连年一打五混战不落下风。在他病逝之后,弱冠之年的儿子赵雍,也就是武灵王即位,在托孤大臣肥义的辅佐之下一开始就挫败了五国军队的干扰。成功站稳脚跟。
虽然挫败了五国联军,但是,赵国的麻烦并没有解除。四周一团乱,先不说其他的几个大国如齐燕魏楚秦韩这一些。赵国北方就是今天河北和内蒙古一带,中间一个狄人建立的中山国,北部有胡人林胡和楼烦等胡人部落,又有日后维修汉王朝几百年的匈奴如同旭日一样初步形成。
中山国魏国曾经灭国一次,后来又复国。当时能建国已经汉化非常的神,但是狄人性格没有减少,经常的受齐魏等国的挑唆攻击赵国。娄烦和林胡都是胡人,这是后来战国初期才冒出来的,今天来看这一些胡人护着后面的东胡应该是通古斯人的简称或者音译。与后来的女真人高句丽人都有很大的关系。
北部的胡人和匈奴更加的烦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城池,逐水草而行。先来无事的时候就南下放马,顺便劫掠一番。当时赵国北部边界靠近这一些地方,首当其冲。
赵武灵王一即位没多久,中原大国惹不起,没办法,那就柿子先挑软的捏,但是胡人也不是柿子,捏不了。原因呢这些人骑马,机动性能很强,全民皆兵,马背上长大。赵国人呢,虽然处在北部,但是多年以来都是自诩为衣冠之邦,宽袍大袖,这样别说骑马作战,就是做啥都不方便。为了把捏不动的柿子捏动,那么只能奋发图强了。
好在武灵王非常善于观察,脑子很灵活,通过细心的观察,他终于发现奥妙,胡人的衣服很方便的利于起码作战,和华夏族的衣服比起来,一个个都精干利落。但是虽然胡人善于骑射,但是组织纪律非常差,几乎没有纪律可言,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看清了这一切之后武灵王开始号召国人胡服骑射。一开始首先遭到了公室的反对,理由很简单,我们华夏贵胄,怎么能学习夷狄之人!但是武灵王给一个个讲解用心之后,宗室开始带头,这项制度很快全部赵国推行!
于是,赵国建立了第一支正规的骑兵,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没几年就攻灭中山国,收服林胡,迫使娄烦北逃,这也使得赵国一跃成为和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之一!尤其后期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