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回应S09外观抄袭理想L9:欢迎比较

内容摘要“背刺”车主风波未平,深蓝汽车再陷新车涉嫌抄袭“绯闻”。12月10日,工信部发布新一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长安牌产品型号为SC6522AAA6HEV的车型,在外观和尺寸方面与理想L9有相似之处,被外界质疑涉嫌抄袭。理想

“背刺”车主风波未平,深蓝汽车再陷新车涉嫌抄袭“绯闻”。12月10日,工信部发布新一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长安牌产品型号为SC6522AAA6HEV的车型,在外观和尺寸方面与理想L9有相似之处,被外界质疑涉嫌抄袭。理想汽车社交媒体总监孙敏杰在社交软件发布了两款车型的对比图,并调侃“理想智行系列又壮大了?”

当天晚些时候,深蓝汽车在微博回应称,深蓝S09曝光后,得到了全网的关注,其中有不少人在讨论长得像理想L9。“深蓝S09是一款为全家人而来的大六座SUV,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上是经过设计师们精心雕琢的,拥有一套获得红点奖产品设计奖的家族化设计语言。”

在汽车行业,一家车企的新产品“撞脸”另一家车企的热销车型偶有发生,短期间内或许能获得一定的声量和销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车企还需要打造有辨识度的产品并形成“护城河”,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深蓝S09陷抄袭“绯闻”

深蓝汽车博文下的评论区炸开了锅。深蓝汽车首席品牌官李攀表示,深蓝共生美学设计理念下,深蓝SL03、S07……已经引领一个时代。对此,有网友留言称,“支持,准备当首批车主”“确实成长了,有没有好的置换政策”。

但也有网友质疑,“用SL03或者S07的前脸不行吗?多好啊,非要弄的理里理气的”“就差像素级抄袭了,S05和S07有棱有角的不好看吗,新车一点自己的特色都没有”“花瓣灯跟肌肉感都没了,算哪门子的家族语言”……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深蓝S09和理想L9确实有神似之处,特别是灯带、前脸上方的肌肉线条、腰线,甚至是A/B/C柱等几乎如出一辙,但在雾灯、下包围和轮辐等区域有一定的差异。

从车身尺寸来看,深蓝S09与理想L9仅有细微差别,其中高度和轴距完全一致。前者长宽高分别为5205/1996/1800毫米,轴距为3105毫米;后者长宽高分别为5218/1998/1800毫米,轴距为3105毫米。

对于深蓝S09的设计初衷,深蓝汽车解释称,用户在伴随着深蓝品牌成长的同时,他们的人生阶段也在进阶,从单身到结婚生子,父母同住,现有的车辆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他们需要一辆能够满载一家人的车。

对此,有网友指出,“用户人生阶段这个理论都是李想最先提出来的,连他的话术都抄了。”据悉,理想L9的设计理念是围绕“移动的家”展开,旨在为家庭用户创造一个超越时间的质感设计。

深蓝汽车也承认,深蓝S09无论是从外观造型、配置、动力、智驾和价值方面,的确是和理想L9、问界M9是同一级别的,“欢迎大家拿深蓝S09去和其他两款产品进行比较”。

事实上,两家不同车企旗下的车型“撞脸”并非孤例,但也并非水火不容。如保时捷中国前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在接受“有车型与保时捷有相似之处”的采访时就曾高情商地回复,“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新能源汽车产品同质化是主因

归根结底,车企目前“模仿”事件层出不穷,在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从命名都含有数字“9”可见一斑,背后的原因是产品研发周期大幅缩减。对于传统车企而言,一辆新车的研发周期大多在30—40个月,反观部分造车新势力将这一时间极限压缩至12个月,因此外观和尺寸等关键数据“借鉴”市场上成熟的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为例,其成立于2015年,仅在两年后就迎来了首款车型——威马EX5的正式发布,但这也被多方质疑是照搬吉利GX7。随后,吉利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威马汽车,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

相比之下,有历史沉淀和传承的车企注重产品研发,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家族式设计。如吉利汽车的涟漪式中网、比亚迪的龙颜“Dragon Face”设计等;国际品牌中,大众汽车的镀铬横幅式前脸、宝马的双肾、奥迪的大六边形格栅,以及奔驰的虎头奔和蝴蝶奔等都是经典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2月吉利银河系列发布之初,深蓝汽车母公司长安汽车曾发出律师函称,经对比发现,吉利银河“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如今,深蓝S09陷入抄袭绯闻,颇有“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意味。

有分析认为,深蓝S09“撞脸”理想L9,或许是垂涎后者良好的市场表现。作为理想汽车的旗舰车型,理想L9自2022年6月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信赖,曾取得“上市72小时预定用户超过3万名”的成绩。自上市以来,理想L9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47万辆;其中今年前11个月交付量超过7万辆,在大型SUV中排名第二位。

业内人士表示,车企模仿事件一般发生在成立初期,讨巧的做法就是招揽业内著名设计师到麾下,令版权问题难以说清,同时可以减少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然而,这类车企早期或许可以通过性价比吸引一定的关注,但在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当下,其在研发端持续投入不足,仅靠模仿无法形成独立风格显然难以长远,更妄论打造“百年老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晓波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